首页 > 附院动态 > 正文
武汉抗疫随笔(10-11) 游传华(一附院)

篇10:站在我们身后的兄弟

游传华

有几个名词,中国速度,工程兔,基建狂魔,地球人都知道。雷神山、火神山无需多说,江汉方舱医院是我们医疗队看着他成长起来的,其脱胎于一个空空如也的会展中心,2月2号开工,3天后交付使用,不到一周,一千六百名患者获得治疗,这效率,杠杠的!回想起它起步的样子虽然有点“不堪回首”,但完善速度之快令人感慨:第一天开张一锅粥;第二天患者收治流程基本清晰,肺炎治疗药物到位,卫生问题解决;第三天各种常见病治疗药物到位,转诊方案确定;第四天CT、核酸检查开始预约;第五天电脑信息化系统开通,歌舞开锣......昨天武汉第7家方舱医院开始运行!这速度除了咱也没谁了。

可谁又想过这背后的后勤保障是多么的不易。

区域隔离,病床安装,被褥床单,水电安装,信息网络,安保,清洁,餐饮供应,日用品,药物,防护用品......一个数千人构成的庞大后勤保障网络才能让医院正常运行。战斗在医院内部的不仅只有医生护士,还有清洁工、警察,协调人员,他们也是最可爱的人。

保障得力的除了方舱医院,还有我们医疗队。亲爱的后勤队友们,是一帮站在身后的支撑着我们的兄弟。我跟着队伍刚到武汉时,该做些什么、如何保障自身安全?其实是一头雾水。蔡毅书记作为领队对接武汉地方,总体协调,几位队长分别负责人员安排、物资准备、后勤保障等,一两天时间就将一切规划得妥妥帖帖。作为一线医生,虽然风险大一点,但事情单纯,除了上班什么都不用操心,因为身后的兄弟给了我们强大的安全感和信心:无论出发上班还是下班出舱,院感老师每天四次随时跟车陪同,监督指导我们更衣,防止污染;下班上车前、进酒店前,后勤背着大喷壶给我们消毒;穿过的洗手衣丢在酒店门口,后勤清洗消毒;每天给我们熬中药、测体温、酒店环境消毒......说白了一句话,医护个人安心上班,其他一切后勤包圆。

当年百万小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,今天我们更离不开强大的后勤保障。队里的后勤兄弟,在我们身后默默无闻的付出着,我钦佩他们,也必须由衷地感谢他们——感谢这一群细心的糙老爷们!

 

篇 11:在武汉的都不容易

我坐在方舱内简易办工桌前开医嘱时,旁边约莫4、5米远处坐着两位执勤的警察,防护服外套着明晃晃的荧光黄马甲警服,其中一位高个的过来打听时间,顺便和他聊了几句,很快熟络起来。

“没办法,人手不够,队里所有人都得上。当然怕了,我们队倒了几个,哪个不怕?都有辞职的。哪来休息哦,从封城那天开始就没休,没日没夜。还是你们厉害,你们都敢上。”我说:“你们不上就没了秩序,没了安全,没你们我们也不敢上。”大家相视哈哈一笑。这两位兄弟一位是交警,一位是协警,没有外地警力支援。

武汉已经竭尽所能来抗击这场瘟疫。上千万人在家里能看视频、刷微博,吃喝无忧,需要多么强大的政府力量才能办到啊,真的不容易。各个部门都在努力支撑着,警察、基层居委会、环卫、快递等等,他们都是当前武汉最辛苦的人。

说回到医疗,即使全国支援,仍然不能完全解决医疗防护物资短缺的问题。对于我们外地医疗队,当地会优先把物资提供给我们,按说防护品应该足够,但我几次上班发现,每次领防护服需严格点数,按人发放,且样式、尺码都会有差异,可能来自于不同厂家、不同单位捐赠,这也足见武汉的艰难。

上次上班领的防护服拆开后发现尺码偏小,为了省下一套,勉强套了进去,长度不够,得缩着脖子佝偻着腰,不能抬头转头,否则颈部就会暴露。这种状态维持了7个多小时,忙碌时倒也没觉得怎样,下班后才感到颈后两侧斜方肌胀痛,落枕的感觉,虽测量体温正常,

仍害怕是感染病毒引发的头痛,赶紧喝了连花清瘟颗粒和队里熬的中药汤,去枕平卧,一天后疼痛症状才慢慢消失。这种风声鹤唳的日子已成为密切接触者的日常。

一点小状况已经让我诚惶诚恐,那数万感染新冠肺炎的病友该有多么痛苦和不安!为了保护这座英雄城市日夜坚守岗位的人,还有上千万被全国关注的禁足家中的市民,哎,在武汉的都不容易啊。

(作者系437ccm必赢国际第一附属医院整形科主任)

地址:海南省海口市龙华区学院路3号 

邮编:571199
437ccm必赢国际 琼ICP备5000589号